在开启隔热窗膜业务后,关于什么是好膜?怎么选好膜?怎么甄别一家好店?我们总结了一些认知经验,分享于你:
1. 窗膜到底是为车贴的,还是为人贴的?
我们认为,隔热膜表面上是为车贴,但实际是为自己和家人贴的。
优质的隔热膜可以隔绝99%以上的紫外线,让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皮肤不会晒黑。
还可以隔绝95%以上的红外线,让开车时体感更凉爽,即使在太阳下开车也不会有烧灼感。
同时,优秀的光学性能也是很重要的,保证了清晰的行车视野。
还有一个信息想分享给大家,根据我们的实测:越好的车(比如迈巴赫),原厂玻璃的隔热性能也更好一些;越便宜的车,原厂玻璃的隔热性能反而差一些。
所以,从防护的角度出发,越便宜的车反而应该贴更好的膜。
2. 贴膜行业是不是真的非常暴利?
这里可能有一个认知上的误区。
很多人简单的用:售价-膜的物料成本=利润。
这是不对的。
膜的价格其实由3部分组成:
1. 膜本身的价格,劣质膜确实很便宜,但d级产品的价格其实没有网上传的那么便宜。比如我们家的膜,为了达到优秀的隔热性,而且衰退性极低,反射层甚至加了贵金属进去,哪种贵金属?市面上最贵的那种:)这样物料成本自然不低。
2. 是施工费用,如果随便找个场地随便找个人贴,那自然便宜。但如果像我们一样建降尘车间,请十年以上经验的师傅,成本同样很高。
3. 是售后费用,如果贴完就不管了,这部分费用确实可以省去,但如果像我们一样敢承诺十年质保,这个成本同样不低。
所以好的讲究的贴膜店,利润并没有网上传的那么暴利,充其量是合理利润罢了。
3. 怎么判断一个膜是不是好膜?
隔热膜3个关键性指标——
紫外线隔绝率 太阳能总阻隔率 透光吃鸡内部辅助率
首先,符合国标的窗膜,紫外线隔绝率要达到99%,如果连99%都达不到,那一定是不合格产品,不用看了。
而太阳能总阻隔率,这个数据越高,代表隔热效果越好。
但,看太阳能总阻隔率,要同时留意透光率这个参数。因为膜不可能完全黑色,尤其是前挡和侧挡。
如果全黑,总阻隔率固然高,但也会完全看不到路。
所以,z好的窗膜,应该是总阻隔率高,透光率又高。
另外在数据上,陶瓷膜相对更容易做出漂亮的数据,但如果测试时间一长,当陶瓷颗粒吸满能量后它的隔热能力就会逐渐下降。
所以无论是陶瓷膜还是金属膜,我们都建议多测试一会儿再看数据。
4. 金属膜好还是陶瓷膜好?
陶瓷膜,是通过陶瓷粒吸热,来达到隔热效果。
而金属膜,则是通过反射热量,来达到隔热效果。
所以将两款膜在太阳下长时间暴晒,陶瓷膜用手摸起来会比金属膜更热更烫。
而贴上车之后的效果就是,陶瓷膜的陶瓷颗粒吸满能量后,这些能量会以热辐射的形式慢慢散播到车厢内。
比如,特斯拉Model 3的天窗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所以,尽量一步到位上金属膜,毕竟陶瓷膜也便宜不了多少。
5. 贴金属膜会不会影响导航信号?
从原理上来说,金属膜确实会有导致信号被屏蔽的可能。
但现在大多数车在信号屏蔽方面已经做的很好了,所以从实际体验来看,目前只遇到三款车会有一定的信号影响:1.o拉好猫;2.g汽埃安S PLUS;3.g汽埃安Y(轻微影响)。
6. 玻璃是绿色的,就自带隔热功能了?
这个真不一定,还是要看实测数据。
高档车(如路虎l胜、b驰S级)的原厂玻璃内含有金属隔热层,而且因为加入了不同的贵金属,玻璃会相应的呈现出绿色或蓝紫色.
而我们实测这些原厂玻璃的隔热性能,确实比较出色。
但没那么高端的车,他们的玻璃呈现出来的绿色,多是厂商加入了氧化铬等染色剂的原因,实测出来的隔热性能也就比白玻璃强了那么一丢丢。
7. 窗膜的颜色是不是越深越好?
不一定。
这里会有点烧脑,要做点小学数学。
因为太阳光的能量组成大概是:红外线53%,可PGBG卡盟辅助自动发卡见光44%,紫外线3%。
而太阳能总阻隔率≈红外线阻隔率 可见光阻隔率(非严谨说法,但可以这么简单理解)。
所以,如果红外线阻隔相同,变量是可见光阻隔,那么越深色的膜隔热效果确实会更好。
因为膜的颜色越深,隔绝掉的可见光就越多,那热的总量也会越小。
如果一个垃圾膜,即使很深色,但红外线阻隔率低,阻隔总量依然是个垃圾。
并且要提醒一点,深色膜在暗光环境下的能见度一定不如浅色膜,g家法律也规定了前挡的透光率一定要>70%。
所以,劣质膜才是靠“深色”这种雕虫小技来隔热,好的膜都是又透又隔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