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当喀布尔国际机场陷入一片混乱,“阿帕奇”忙着为C17开路,超低空驱赶和飞机赛跑的人群的时候,有人发现新闻画面中的一架“黑鹰”直升机,竟然是隐身版本的。不过,由于截图比较模糊,无法确定,因为光线折射也可能会让普通的“黑鹰”形成类似的视觉效果,因此有人怀疑是看错了。
当时还以为看错了,不敢确定
然而就在第二天,网上又出现几张清晰的照片,显示在喀布尔机场一角的移动机库前,赫然停着一架“嘴巴”尖尖的“黑鹰”,墙后似乎也绝地辅助平台有一架同样的直升机。原来之前并不是看错了,而是确有其物。
就是隐身黑鹰
美军在阿富汗的撤退,连隐身“黑鹰”都出动了,这可是严守了10余年的机密,比B21隐身轰炸机还要“密不透风”,竟然就这样曝光了,让吃瓜群众有些“措手不及”,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美军这次撤退行动的仓促和混乱。
美军逃跑,连隐身黑鹰都搬出来了
不过,细看这两架隐身“黑鹰”,除了机头比较尖、机身有棱线之外,似乎与普通的“黑鹰”也没啥太大的区别,特别是垂尾和尾桨,与2011年击毙拉登行动中坠毁的那架隐身“黑鹰”截然不同,难道说美军有两个版本的隐身“黑鹰”?
拉登家院墙上的隐身黑鹰尾桨
大家想象中的隐身直升机,应该像“科曼奇”那样,不但机身高度隐形,连武器挂架、旋翼、桨毂、尾梁、尾桨都进行了隐身化处理,不留一丝破绽。这样设计好虽好,但有两大问题,一是太贵了,“科曼奇”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单价就达到1200万美元,如果“黑鹰”要这样改的话,单价岂不要突破5000万美元?换算成现在的币值的话,早超过一个亿了,可能比F22还要贵。
科曼奇香是香,但太贵了
其次,即便花这么多钱和精力去改造升级“黑鹰”,它的隐身性能到底有没有用,还是个未知数。直升机天然就不适合搞隐身,机身设计得再好,巨大的旋翼怎么也藏不起来,就像航母一样,船体再隐身,还是要起降舰载机的,一起降就露陷了。
隐身航母
所以,外界高度怀疑隐身版“黑鹰”在击毙拉登行动中折戟沉沙之后,西科斯基公司就对其进行了修改,抛弃了之前华而不实的全隐身概念,转而采用局部隐身设计,只对关键部位进行处理,达到一定的隐身效果即可,从而适合批量生产。
拉登家的隐身黑鹰残骸
完全隐身版黑鹰想象图
实际上,西科斯基对直升机隐身进行了几十年的研究,功底很深,但最后集中体现的,还是局部设计,也就是喀布尔机场“黑鹰”尖尖的“嘴巴”。西科斯基曾经改装过一架OH58“基奥瓦”侦察直升机,验证了“鸭嘴”式机头的隐身效果,想必是还不错。
西科斯基绝地卡盟网站的OH58隐身验证机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了,搞个半隐身的直升机有啥用?其实它的原理就和隐身军舰一样,不是不让敌人发现,而是减少发现和锁定的距离。更重要的是,当有导弹飞来时,半隐身的飞机、直升机、军舰拥有更低的雷达和红外信号,更容易隐藏在箔条和干扰弹里,从而逃出生天。
直升机隐身的作用是减少锁定的概率
当然,直升机的隐身还是一个系统的概念,除了减少雷达波反射之外,还要控制噪音和红外辐射信号,从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它们比隐身外形和涂料更为重要,而三者结合,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许是西科斯基就是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隐身“黑鹰”才有两种大不相同的设计。
隐身黑鹰有两个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