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发展好快!很多以前治不了的病现在都能治好。最近我们医院的重症科在崔云亮教授辅导下,首次成功用ECMO给一个心肌梗塞病人做了手术。这个可是我区第一次用ECMO,而且也证明了我们医护人员的实力。有个叫王先生的病人,他的经历让人看到生命的两面性。
患者的紧急入院
王大哥今年五十七,几年前就有胸口突然疼痛的毛病,一直也没能好。眼看这病折磨了他很久,以为能熬过去了,没想到突然又疼得下不了地,只能去急救室看看咋回事儿。医生仔细检查后,觉得他心脏病严重到不得不立刻处理。可是时间一天天过去,他的状况还是越来越糟,疼得更厉害了,有时还没意识,心跳呼吸都没了,整个人像掉进了无尽的黑暗。
王先生在几个关键科室协调下立马进了手术室,但运气却没站在他这边,半路上又昏迷了,心脏停跳。医生护士们二话不说就开始给他做心肺复苏,每个按压动作,每声呼气换来的都是更多接回生命的机会,他们的决心就是用尽全力争取生机。
多学科会诊的紧急决策
手术后的王先生被送进了ICU(重症监护病房),虽然情况还是很危急,但医生们丝毫不退缩。ICU的医护人员,面临着巨大挑战,病人频繁出现的心跳骤停让所有人都紧张得喘不过气来。各种急救措施,比如电击除颤和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让大家都小心翼翼。在这种高压环境中,还是决定召开一次多科室会诊,请心内科的医生们一起商量怎么救人。
大家商量半天觉得得赶紧做个急诊心脏造影跟钢丝支架儿。要知道,这就意味着医生们得有胆量有朝气地给王大爷治病。手术时,心内科老大孙魁带着同事们,连呼吸机都顾不上用,就要抓紧时间做手术。那时候,大家都不敢喘大气,内心里默默祈求,只盼着能把老爷子给救回来。
ECMO治疗的重要性
做完手术后,王大哥住进了ICU。虽然手术看似顺利,但他还是很危险。大把的药都没法稳住他的血压。两个科室的医生们又聚在一起开小会儿了。他们一番商量之后,觉得上ECMO是最好的办法。
ECMO,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工肺”,是救命神器。它能帮忙呼吸和循环,给病人多争取点活下来的机会。跟家里人商量了一下,医生们立马决定给老王用VA-ECMO。这时候,大家都很紧张也很有压力,但又觉得病人的性命都靠这台机器了。
团队的协作与努力
在用ECMO治病的时候,医生和护士们表现得非常棒。他们都知道自己要干,互帮互助,所以整个过程都挺顺利的。重症医学科的护士就盯着病人的情况,医生们就在那忙着调整机器。他们之间那种默契和团结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和温暖。
纠缠五天后,王先生的心脏功能终于有点好转,ECMO被成功拆掉了。然后过了3天,他顺利地脱了呼吸器,转到心内一科的普通病房继续养病。每一点点毛病的好转,都是咱们团队辛苦努力来的。看着这位大爷渐渐好起来,真的让大家都特别开心和感动。
ECMO技术的前景与意义
虽然ECMO在县级医院很少用,不是设备问题,主要是对医生和护士的挑战大。能把ECMO用到病人身上,说明我们医院的急救能力提高了不少,以后有更多病人可以看到活下去的希望。治疗王先生,靠的是整个医疗团队,也是医疗技术未来发展的开始。
大家都知道,ECMO在治疗新冠重症特别有效,关键时候真的很管用。科技越来越发达,这种救命手段也越来越常见,今后肯定能帮到更多人。我们期望借助这些新技术,让更多的生命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