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玩家想要玩到Steam上最热门的游戏将会很困难。
10月27日,中国音频和数字游戏工作委员会发布消息称,广电总局对《绝地求生:大逃杀》等游戏持否定态度,称此类游戏“将难以获得发行和运营”许可证。” 因此绝地求生科技,工作委员会建议国内游戏企业不要安排此类游戏的开发和引进。 同时,电子竞技、直播等平台不得为此类比赛提供宣传、推广等服务。”
广电总局给出的理由是,此类游戏含有大量血腥暴力内容,其生存理念严重背离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习惯中华民族的道德规范,不利于年轻消费者的身心健康。 健康。
截图来自中国音响数字游戏工作委员会网站。
《绝地求生》是Steam上最受欢迎的游戏,全球销量超过1000万份,Steam在线人数峰值达到近150万。
9月底,腾讯官方微博宣布赢得《绝地求生:大逃杀》,但随后将其从微博删除。
除了原著之外,它的中国“学徒”无疑也会受到影响。 小米游戏近日高调宣布,将于10月30日发售手游《小米枪战:大逃杀》。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这是一款小米对标原作的大逃杀游戏。 不过,今天的消息传出后,小米游戏是否会被迫像猴子一样行事呢?
这篇文章运气好,却很难得逞:广电总局对《绝地求生》这样的游戏持否定态度,来找奥德电科技。
11月28日下午,《经济学人》执行主编丹尼尔·富兰克林在北京中信书店分享新书《超级科技:科技趋势改变未来》,探讨如何寻找改变世界的根本动力展望商业的未来和社会面临的挑战。
洞察未来技术的工具
丹尼尔·富兰克林首先分享了观察未来的工具和平台。 如果我们想窥探科技的未来,可以从科幻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方面入手。
借助历史之镜,通过跨越数年、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历史比较,我们可以预测新技术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更全面、理性地看待各种炒作和质疑,为预测技术发展趋势提供线索。
洞察未来的第二种方法是着眼于现在。 正如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 ( ) 所说,“未来已经到来,只是尚未均匀分布。” 技术有一个不寻常的酝酿期,有时它们似乎在一夜之间就出现了,但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您瞄准正确的地方,您今天就可以看到明天的技术,并且这种方法可以用于查找“边缘案例”。
“边缘情况”的一个典型例子是,2001 年左右,带有摄像头和彩色屏幕的智能手机在日本很常见。 每当日本人在欧洲和美国的贸易展上展示手机时,它们都会被视为从时空裂缝中掉下来的未来物品。
窥见未来的第三个地方是科幻故事的想象世界,包括书籍、电视、电影等。 科幻小说不只是猜测;而是。 它还可以激发技术人员的创新。 例如,20 世纪 90 年代的翻盖手机似乎受到了 20 世纪 60 年代《星际迷航》中便携式通信设备的启发。
2050 年最重要的技术是什么?
如果我们把时间往后推50年,当时最重要的技术应该是什么? 丹尼尔在《超级科技》一书中专门介绍了两项前景无限的超级科技——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
1971年,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英特尔公司发布了世界上第一个商用微处理器。 此后,集成电路中的元件数量几乎每年都增加一倍,这条“摩尔定律”为整个计算机行业奠定了基础。 。
然而,受限于物理规则和商业成本的变化,硅谷专家一致认为摩尔定律已接近其生命的终点。
未来,新的计算机革命将以其他方式持续,而量子计算将成为重要突破。 量子计算提出使用量子力学的各种违反直觉的原理来构建能够比任何最先进的传统计算机更快地解决某些类型的数学问题的计算机。
另一项技术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第七次IT技术浪潮的代表技术。 技术浪潮变化非常快,而且这些浪潮不是一波接着一波,而是一波接着一波。 例如,随着大数据浪潮和随后的物联网浪潮的到来,我们已经从普通的互联网走向“万物互联”,通过互联网将无数设备与人类联系起来。 虽然大数据和物联网这两个最近的浪潮还没有到达岸边,但人工智能的第七次浪潮已经到来。
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在2015年获得了26亿美元的投资。支持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工具在2015年获得了36亿美元的投资。市场研究公司IDC也预测,到2020年机器学习市场将达到400亿美元,60%的应用软件将运行在亚马逊、谷歌、IBM和微软的平台上。
未来科技时代如何生存?
当我们把目光转向个体时,人类如何在未来科技时代生存,如何与超级科技共存共赢,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丹尼尔·富兰克林和《经济学人商业评论》主编吴晨在分享会上讨论,未来,人与机器一起工作、生活可能会成为主流。 在这个过程中超级人类科技,我们必须学会如何与机器交互。 无需变成“人类机器人”即可进行协作。 所谓“人类机器人”,就是发出指令,由我们人类来完成的机器。 这是每个人都想避免的疏离感。
虽然我们很难预测未来的工作会是什么样子,但有一件事是非常清楚的。 就像二十年前的人们无法想象现在的人们在做什么工作一样; 未来,还会有很多新兴的就业岗位。 创造的就业机会和需求将超出我们的想象。 如果你想适应快速变化的行业,无论你是公司还是个人,保持灵活性很重要。
正如《超级科技》一书中提到的,未来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科学家、极客和企业家的创新只是技术影响的一部分。 2050年会发生什么也将由政府决策、公司战略和个人选择决定。 每个人都有责任充分利用超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