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普勒22b的“第二地球”是这样的吗?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提出了“第二地球”的概念。 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发现了数十个“第二地球”。 这些“第二地球”一排排,给大家带来了无尽的幻想。 今天我们要谈论的是一个名为开普勒22b的“第二地球”。 据说这颗星球几乎和地球一样。 如果一定的技术手段能够实现,或许人类真的可以定居在开普勒22b上。 事实真的如此吗?

这颗行星名为开普勒22b,是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威廉·布尔奇在2009年发现的。根据他当时的观测,开普勒22b的直径是地球的2.4倍,轨道周期为290个地球日。 从这一点来看,这颗行星确实与地球不相上下,这也为其赢得了“超级地球”的称号。 从开普勒22b的体积分析,如果它的密度与地球相同,那么它的质量将是地球的14倍。 这样计算,开普勒22b的重力将达到2.4克。

也就是说,一个体重60公斤的成年人,到了开普勒22b后,体重就会达到144公斤。 如果开普勒 22b 完全是液体,它的密度将与水大致相同。 这样计算,开普勒22b的质量是地球的2.5倍,重力只有0.43克。

这样来看,一个60公斤的成年人一旦达到开普勒22b,他的体重就会立即下降到25.8公斤,相当于一个小学生的体重。 这样的话,人一跳就可以跳十多米。 如果人们都移民开普勒22b星际空间,基本上都会成为蹦极高手。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问,既然开普勒22b与地球相似,那是否意味着这颗星球上存在生命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它的恒星开普勒22来分析。

如果想让一颗行星孕育生命,就意味着该行星旁边的恒星寿命至少要达到10亿年。 因为只有这样,恒星才能有足够的时间传递热量,让星球上的生命能够良好的发展。 否则,如果热量无法到达它,地球就会完全变冷。 就像海王星一样,温度也只有-218度。

但开普勒22b根本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因为根据科学家的观测,开普勒22b旁边的恒星开普勒22的寿命为40亿年,几乎与太阳的寿命相同。 这意味着,如果开普勒22b上的化学环境与地球相同,那么这颗行星肯定会孕育生命。 这是毫无疑问的。

开普勒22恒星除了拥有与太阳相同的寿命外,其大小也与太阳完全相同。 根据科学家的观测,开普勒22的质量比太阳小3%,体积比太阳小2%。 从这一点来看,开普勒22几乎就是太阳的复制品。 在这种情况下,星系孕育生命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另外,由于开普勒22是一颗黄矮星,它的温度与太阳相同,都在5000度以上。 由于温度大致相同且尺寸稍小,开普勒22的光度只有太阳的四分之三。

如果开普勒22和开普勒22b之间的距离与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相同。 这意味着开普勒22b上的温度将低于地球,这显然不利于生命的发展。 幸运的是,开普勒22和开普勒22b之间的距离只有太阳和地球之间距离的85%。 所以这导致开普勒22b的表面温度几乎与地球相同,均为21度。 在这种情况下,开普勒22b绝对有利于生命的发展。

正是因为如此,科学家将开普勒22b归类为宜居行星。 可以说,如果未来科技能够发展到一定程度,那么这个星球很可能会成为人类的第二家园。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人类该如何到达这个星球呢? 到达这个星球需要多长时间?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一一解答。

由于开普勒22b距离地球600光年,如果人类乘坐火箭前往这颗行星,按火箭每秒10公里的速度计算,大约需要1800万年才能到达地球。 从这个角度来看,可能直到人类灭绝之前,火箭都无法到达这个星球。 因此,用火箭作为交通工具是完全不可取的。 如果我们使用人类目前最快的航天器帕克探测器,它的速度是每秒192公里。 按照这个速度计算,到达开普勒22b需要120万年,所以这并不可靠。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只能等几十年,看看是否有更新颖的交通工具可以让人类尽快到达开普勒22b。 根据科学家的计算,到2050年,人类可能会研制出飞行速度为0.3倍光速的飞行器。 如果按照这个速度计算,人类到达开普勒22b还需要2000年。

虽然这个速度比火箭和帕克探测器快了很多,但这2000年也足够中国十几个朝代更新迭代了,所以这个速度还是太慢了。 由此看来,为人类开辟第二个家园的梦想实在是遥不可及。 至少根据目前人类的认知,还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可以将人类尽快送往地球。

虽然现实层面的交通无法满足人类的梦想,但虚拟层面的交通也可以实现这一点。 比如科学家最近提到的激光帆装置就是这样一种概念性的飞行器。 从理论上讲,“激情之帆”可以将人类带到开普勒22b。

因为激光帆上有一块5公里长的受光板。 这块板接受到足够的太阳辐射后超级人类科技,就能引爆装置内的核聚变材料氦3。 这时,激光帆就可以以光速离开太阳系了。 这样的话,人类只需要600年就能到达开普勒22b。

当然,由于正常人不可能活到600岁,因此,为了这个项目,科学家们构思了一种冷冻修复技术。 也就是说,人类的精子和卵子被带到那里,并在航行过程中受到葡萄糖防冻剂的保护。

一旦到达目的地,人工智能设备就会检索精子和卵子,然后将它们注射到人造子宫中。 此时,仅经过10个月的孕育,第一代“开普勒外星人”就成功诞生。 从这个层面来说,人类移民开普勒22b也算是可行的。 当然,如果人类不想等那么久,想直接过去,那也可以。 这时候就必须通过《三体》中的曲率引擎来实现了。

曲率引擎通过扭曲空间和时间将两个目标扭曲在一起,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 只是这样的交通工具只存在于小说中。 而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项目实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当然,虽然人类移民到开普勒22b不太现实,但开普勒22b并不是这个宇宙中唯一的类地行星。

截至2018年,开普勒太空望远镜退役时,它已在天琴座和天鹅座方向的宜居带发现了2,326颗类地行星。 这意味着人类有很多目的地可供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只需要选择一颗距离地球比较近的星球就可以了。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这2326颗行星都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距离舒适的宜居带内,但这些行星大多数都是气态行星,就像木星和土星一样。 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将无法像在火星上建立基地那样在这些类地行星上建立城市。 不得不说,这实在是给那些需要星际移民的人泼了一盆冷水。

对于这一点,大家不要气馁。 尽管这些类地行星大部分是气态行星,但仍有 47 颗非气态行星。 而这些行星正好可以作为地球的复制品,让人类在上面耕种家园。 如果有一天人类真的能够到达这47颗行星中的一颗,那么人类就有可能开辟第二个家园。 我希望这一天能够尽快到来。

开普勒22b的“第二地球”是这样的吗?

阅读本文之前,请点击上方,然后点击“关注”,以便您可以继续免费接收文章。 每天分享,订阅完全免费,欢迎关注。

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外星人存在,但科学家相信他们是真实存在的。 在宇宙中,地球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星球,所以如果一个普通的星球能够孕育出人类,那么其他星球也一定会孕育出文明。

地球自形成以来已有46亿年的历史,被认为是宇宙中最年轻的。 不过,人类在地球上的出现还是很短暂的,那么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地球上到底有没有人类文明呢?

开普勒22b的“第二地球”是这样的吗?

存在了数十亿年的古代核反应堆和人造隧道以及古代建筑的发现,让科学家们推测,22亿年前,地球被更先进的文明统治。

22亿多年前超级人类科技,一批先进文明抵达地球的地外行星,当时他们就被地球舒适的气候所吸引,在这种情况下,开始准备在地球定居。 随后地面上开始建造起许多奇怪的建筑。 最终,这些高级文明离开地球后,只能通过建筑来寻找原来失落的文明。

另一种理论认为,地球诞生以来的46亿年里,在人类出现之前已经经历了几代文明。 科学家称之为史前文明。

史前文明历史悠久,数十亿年前的核反应堆、人工隧道等考古发现可能就是史前文明的产物。

开普勒22b的“第二地球”是这样的吗?

地球上曾经出现的最先进的文明可能是地球形成后不久的第一个史前文明。 有一种假设认为,文明诞生于22亿年前的地球上。 这个史前文明的发展过程与人类一样,经历了原始社会和封建社会。 随后,地球发生了几次工业革命,开始了对宇宙的探索。

随着史前文明科技的飞速发展,地球的能量已经不足以满足文明的发展。 这次史前文明的飞船启航,随后史前文明做出了离开地球的决定,所有生命在星际间迁徙了距离,这对银河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中心。

经过数十万年的发展,史前文明终于到达了银河系中心。 后来,经过无数年的发展,史前文明成为了银河系真正的霸主,成为了古老的高级文明。

开普勒22b的“第二地球”是这样的吗?

史前文明离开后,地球经过二十亿多年的发展,人类出现,开始了新的轮回。 这是一个大胆的猜测,但不一定不可能。 毕竟,数十亿年前,并没有直接的迹象表明谁对谁错。 或许经过几十万年的发展,人类文明可以走遍宇宙的每一个角落,到达银河系的中心,看到各种文明,对地球的历史有新的认识。

发表回复

 
登陆后查看更多商品点击注册/登陆